对此,铭德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David Morrison律师表示:本所已接受杨植麟先生、张宇韬先生委托,关注到相关仲裁事项。我们认为该事项既缺乏法律依据,也不具备事实基础,本所将依法提出抗辩。
桂浩明(市场资深人士)
上市公司分红,事关投资者的投资回报,也是资本市场基本功能的一种体现,多年来一直备受各方关注。近几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分红派息率不断提高,目前已稳定地超过3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管理层推动下,一些上市公司开始实行多次分红模式,加密了分红的频率,使得每年的“分红季”得以延长到全年,从实践来看,这对于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非常有益。
按以往的惯例,国内上市公司在公布上一年度的财务报告后,需要开会审议分配议案,并在通过后实施年度分配。在此框架下,公司基本每年分配一次红利。虽然也有上市公司在公布半年报后也进行红利分配(也称中期分配),但十分罕见。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惯例,有几方面的因素:一是如果上市公司进行中期分配,那么半年报就需要进行审计,这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财力,上市公司一般缺乏积极性;二是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本身财务比较紧张,实施中期分配反而会影响公司现金流,即便有钱也是先拿在手里,等到第二年公布年度报告时再分给股东,似乎在操作上也更加主动一些。所以,以往实施中期分配的公司,往往是业绩特别好,手中的现金又特别多的公司(像贵州茅台就曾经连续几年进行中期分配),并没有成为市场上一种普遍现象。
但如今市场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监管部门反复强调要给投资者以“获得感”。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提升业绩,固然是给投资者增加获得感的一种方式,更加实在的就是分配现金红利。现金红利分配不限次数,只要有条件就分配,对于投资者的感受是不同的。
特别是近几年上市公司回购并注销股票被视为广义的红利分配模式之后,多次分红也受到了更多上市公司的重视,毕竟它对投资者而言是切实的回报。而且对于一些经营状况健康,而公司股价又偏低,甚至出现破净状况的上市公司而言,中期分红不但是回报投资者的方式,同时也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财务指标。
因此,现在实施中期分红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有逾700家上市公司有意进行2024年中期分配,涉及金额超过5000亿元,是上年同期的两倍以上。其中,六大国有资本控股的商业银行将在今年1月份实施分红操作,分配金额超过2000亿元。有人将这形容为是春节前的“大红包”,貌似也不无道理。如果有更多的上市公司,也能够给投资者大额分配,投资者的积极性无疑会大幅提高,耐心资本也会不请自来。
当然,上市公司分配红利,包括一年多次分配,它体现了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态度,也反映公司本身的经营状况。投资者最应该关注的还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经营能力的不断提升,因为这才是它能够进行分红派息的前提与基础。所以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分红水平高,而且能够进行多次分配的公司,也是理性投资的一种途径。
近段时间,证券市场表现较弱,一些投资者未免感到失望。股市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震荡调整难以避免。只要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股票在哪里可以加杠杆,那么也就无须对短期波动太担心。特别是持有那些股息率高,且还能多次分红的公司股票,投资者应该是比较淡定的,有大把的现金红利到手,抵抗风险的能力自然强了不少。